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简介 > 正文

1—匠心铸魂·工坊筑台·产校共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5-10-16    作者:         点击: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迭代快、知识交叉广、应用渗透深的态势,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人才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培育不足的时代痛点,自2014年基于“双元工作室”模式的“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与实践起步,创造性地将传承自地质行业的“爱岗敬业铸匠魂、艰苦创业怀匠心、建功立业践匠行”的“三业三匠”精神,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需求深度融合。2016年“工匠精神”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明确要求将其培育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2020年建成云计算技术应用工匠工坊,通过六年持续迭代,逐步构建了以“三业三匠”精神为引领、工匠工坊集群为主阵地、产校双主体育人为突破口的“匠心铸魂·工坊筑台·产校共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图1 匠心铸魂·工坊筑台·产校共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模式

该体系的核心内涵体现为三大创新实践:

一是以“匠心铸魂”为根本,重构了价值引领与素养培育的育人理念。将“三业三匠”精神内核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破解了高职重技能、轻素养现状。通过构建“认知—内化—践行”三阶递进的价值观培育,将抽象的工匠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学习、可实践的育人活动。

二是以“工坊筑台”为载体,创建了“三阶段六载体双提升”的实践育人模式。 围绕工匠工坊集群,打造了“教学、竞赛、双创、科研、企业项目、企业实战”六位一体的育人平台。面向不同年级学生,实施“基础技能筑基、专项能力提升、综合创新突破”三阶段递进式培养,构建了“学-训-赛-研-服-证”闭环生态。

三是以“产校共育”为突破口,形成了“五维一体,五域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 突破了校企合作“合而不深”的壁垒,联合华为等龙头企业,构建了覆盖“行业域、省市域、园区域、学院域、工坊域”的五域联动产教融合生态。通过共定标准、共建资源、共创课程、互补师资,形成了“专业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五链协同的发展格局。

经过十余年探索,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卓著,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5%以上,培育出华为总监许钟生等明星毕业生。获批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标杆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获批省级“双高”专业群,并建成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成果成功破解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共性难题,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范式,为同类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朱晓彦 审核:韩瑞 佘东)

友情链接: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皖ICP备06001347号-3   公安备案号 34011102000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