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前身是信息技术系,最早于2000年建系,2000年7月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两个本院高职专业,并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高职专业;2004年9月,学院进行了机构调整,信息技术系拆分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和电子信息技术系;2010年7月,学院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现有的人员和设施基础上,成立了艺术系,实现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2017年1月,学院成立计算机与艺术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和艺术系。2025年7月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成立。
目前学院在校专本科学生人数近3600余人,学院师资实力雄厚,拥有全国银牌技工1人,安徽省技术能手5名,安徽省金牌职工1名,教师获得国家级行业竞赛一等奖3人次,省级竞赛一等奖7人次,学院目前下设计算机网络与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与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3个教研室,开设了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国家紧缺人才与省级教改示范专业软件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6个专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获批安徽省级双高专业群建设试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试点,学院教学资源丰富充足,目前拥有省级计算机应用实训中心、专业实训室6个、数据中心1个、工匠工坊工作室6个、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实习实训中心4个、省级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4个。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高素质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多年来为省内外培养了大批企业一线技术人才,在安徽省高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学院人才培养和教科研成果丰富,获得华为ICT全球总决赛二等奖1个,三等奖2次,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国际赛金牌 1 个,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个,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省级赛项一等奖97个。共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2门,参加国家教学资源库3个,编写各类专业教材26本,立项建设各类省级质量工程43余项,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3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6项。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2个。
建院以来,学院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不同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力推任务式驱动教学,以项目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目标。建立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三个结合)为特色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和“能力+平台”课程设计体系及产学研合作教育长效机制,形成了“三个模式一个体系”即三室一贯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认证+项目”双线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兴趣导向+实战培训”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实践任务式人才实训体系的多途径人才培养新特色。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学院紧抓时代机遇,将地质行业三业三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工匠工坊集群构建“三阶段六载体双提升”的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五维一体,五域联动”的产校协同共育机制。学院2024年获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先进集体称号。
(数据统计截止于202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