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院级高水平高职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所需的机械工程技术、电工电子等基础知识,掌握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利用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和工具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装配与调试、性能检测、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维修企业、新能源汽车流通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装配、检测维修等技术工作以及新能源汽车与配件贸易、经营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新能源汽车概论、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检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维护与保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实训等。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够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具有一定的检测、实验能力,具有汽车故障诊断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汽车维修、应用与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事车辆测试、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在汽车工程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汽车检测维修方面的技术工作或从事汽车与配件贸易、在汽车流通企业从事经营和购销管理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电控系统与维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维护与保养、二手车评估等。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汽车制造业的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汽车修理与维护等行业的汽车工程技术人员、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汽车整车制造人员、汽车维修工等职业,能够从事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系统(部件)的样品试制、试验,成品装配、调试、标定、测试、质量检验及相关工艺管理和现场管理,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汽车机械基础、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构造、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汽车车载网络技术、智能传感器装调与测试、底盘线控系统装调与测试、智能座舱系统装调与测试、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车路协同系统装调与测试、智能网联整车综合测试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该专业拥有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校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主要培养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知识,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城市轨道专业技能,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行车组织、应急处置等知识,具备车站设备(系统)运用、列车运行组织、车站管理与服务、突发事件处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设备运维、乘客服务、票务事务处理、客流疏导、行车作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电工基础、旅客心理学、管理学基础、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与礼仪、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城市轨道交通法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事故处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应用文写作、城市轨道交通班组管理、PLC应用技术、普通话训练、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指挥、工程制图与CAD等。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该专业是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对应专业之一,主要培养具有城市轨道运营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城市轨道运营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健全的体魄,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车辆机械、车辆电气、行车组织等知识,具备列车驾驶、故障处理、突发事件处置、车辆状态检测、车辆维修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车辆检测与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概论、电工基础、机械基础、电子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机械制图与AUTOCAD、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车站设备、城市轨道交通交通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检修、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检修、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智能楼宇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应急事故处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等。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客运组织、规章、服务、智能客服技术等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实施站务、乘务标准化作业,编制、调整日班客运计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列车值班员、列车长、客运值班员、售票值班员、铁路车站综控员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高铁概论、服务礼仪、旅客运输服务、中国旅游地理、沟通艺术、旅客心理学、客运规章、专业英语、列车广播、交通票务管理、职业形象塑造、急救知识、班组管理、客运安检、服务营销、应用文写作、综合艺术鉴赏、城轨交通安全管理、小语种口语训练、客户服务与管理实务等。
增材制造技术专业(院级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改造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从事3D建模、3D测量、3D打印制造、机床操作、工业设计、产品质量检验、设备维护与调试、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面向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现代装备制造业,能从事3D建模、3D测量、3D打印制造、产品设计、机床操作、工业设计、产品质量检验、设备维护与调试、经营管理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机械制图、AutoCAD、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机械零部件三维造型设计、增材制造技术基础、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增材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3D打印产品成型与后置处理工艺、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等。
皖ICP备06001347号-3 公安备案号 34011102000974
办公电话:0551-63649391 邮编:2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