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2025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为了更好的将全会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师生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平台及时收听收看会议相关内容,并组织党员教师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航向、接续奋斗,在各自工作岗位中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吕刚 审核:邱竹青 谌莲莲)
附:党员教师学习感受与心得体会摘录
院长、党总支书记、统战委员、副教授 谌莲莲: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治理效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我们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而言,既是发展机遇,更是改革方向。深刻理解全会对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部署,自觉将学院发展融入国家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教育优质均衡、乡村振兴、文化自信自强等重大战略需求,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贡献度。紧跟文旅新业态、教育新理念、技术新发展,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重点加强智慧旅游、非遗传承、研学旅行指导、学前教育等领域的专业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影响力的数智文旅专业群。
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 邱竹青: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也为我们立足岗位践行初心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二级学院工作实际,本人深刻体会到:一要以“学”铸魂,夯实政治根基。深入研读全会公报,通过“三会一课”等形式,推动师生党员全面领会全会核心要义,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二要以“干”践行,赋能高质量发展。围绕高职教育类型定位,将全会精神融入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学生培养等实际工作,引导学生锤炼技能、服务社会,以实干实绩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党总支副书记,我将以身作则,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团结师生为谱写职业教育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党总支组织委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副教授 汪君: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对“统筹教育强国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部署有了深刻领悟。作为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团总支书记兼学生党支部书记,我深知双重岗位肩负的育人使命。工作中,我将以全会精神为引领,深化党建带团建机制,把理论学习融入党团联合主题党课、“青年大学习”等载体,引导党员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结合学科特色,设计“文化遗产保护”“智慧文旅调研”等实践项目,呼应“科技自立自强”与文化建设要求。同时将团建纳入党建考核,畅通“推优入党” 渠道,让全会精神转化为培育文旅人才的实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党总支宣传委员、副教授 吕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的部署,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指明了方向。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高校教师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把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结合学生专业特色解读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等部署,筑牢育人主阵地,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鼓励参与社会实践,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兼具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党总支纪检委员 徐晓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强调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为我的课堂教学注入新思路,未来我会将全会精神转化为“项目链+任务单”教学模式,把课程思政嵌入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同时以数据治理理念诊断学情,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实现精准育人。我将继续以全会精神为引领,深耕“课堂革命”,以匠心育匠才,为区域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幼儿教育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教学秘书、副教授 胡瑞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中国式现代化蓝图,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文化强国”等部署,催人奋进。同时,也为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将把全会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落实到专业建设中,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思政与保教能力融合,深化与优质幼儿园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学徒制”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教育情怀,努力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幼儿教师,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夯实人才根基。
旅游管理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副教授 韩珊珊: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让我对高职教育的使命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高职教师,我深知要立足岗位落实全会精神,结合区域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教学中动态优化教学内容,将企业实际需求融入课堂。同时,以数字文旅专业群建设为依托,深化文旅产教融合,搭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操能力。更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全会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技能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办公室主任、副教授 曹仪玲:深入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教师,我深刻感受到党中央对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战略擘画,更明晰了自身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使命。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 规划建议,将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核心任务,强调职业教育要对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这为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职教人的育人使命指明了方向。
学管干事、教师党员 周晨晨: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感学前教育工作者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责任重大。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其质量关乎国家未来。作为专业课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一是强化课堂价值引领。将国家治理理念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努力成才、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和科学教育观。二是培养学生治理思维。使其未来不仅能胜任保教工作,更能理解并参与幼儿园管理及家园社协同共育,提升基层教育治理能力。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潜心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治理智慧的优秀幼师,为夯实教育强国根基贡献力量。
工会主席、教师党员 贾倩: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更明晰了技能教育与创新育人融合的使命担当。作为党员教师,我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课程中渗透工匠精神与创新文化,鼓励学生攻克烘焙工艺难点,如低糖配方优化、保鲜技术改良等。让课堂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技能人才的阵地。今后我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烘焙课程中践行全会精神,既传技艺,又育创新,为培养能工巧匠与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教师党员、教授 周海燕: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全会对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推进部署,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明确了方向。身为高职院校教师,我将立足岗位,把全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在教学中,我会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思维,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学生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推动者,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党员、教授 齐炜: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刻认识到,此次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部署,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全会强调“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在专业课程讲授中,我深切体会到,不能仅停留在理论阐释层面,更要结合基层治理、产业转型等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逻辑与治理效能。下一步,我将把全会提出的“系统观念”“问题导向”等方法论融入教学科研工作。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把握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内在机理;另一方面,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引导他们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地方发展,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育人实效。
教师党员、副教授 傅玉敏: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对高职教育的使命担当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部署,为职教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 。作为高职教师,今后我将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把企业真实岗位标准融入课程设计,让教学与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同时深化产教融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在“做中学”中锤炼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实操能力。更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培育贯穿教学全程。
教师党员 李清早: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体会到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锚定的航向。全会强调“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这与高校育人使命高度契合 。作为教职工预备党员,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学科研各环节。在课堂上传递全会精神内核,在科研中聚焦领域前沿,深化产教融合,以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回应时代需求,用实际行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贡献力量。
教师党员 褚曙: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党员,我备受鼓舞且深感责任重大。全会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这为高职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在日常教学中,我会围绕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训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关注学生就业痛点,联合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助力学生精准就业。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守育人岗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更多合格技术人才。
教师党员 孙千惠: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深感使命在肩。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蓝图,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与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高度契合。我们需立足教学岗位,将新发展理念融入课程,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助力学生对接产业需求。同时,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学生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今后,我会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产教融合,为培养更多支撑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人才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初心,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教师党员 卢俊言:作为一名新进专任教师和辅导员,我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倍感振奋。全会系统谋划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立足教学岗位,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同时,在辅导员工作中,坚持用心用情服务学生成长,做好学生的思想引路人和良师益友,努力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代表 安徽省技术能手 郭雨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伟大成就,围绕“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部署,为文旅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更感责任在肩。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我将立足文旅职业教育一线,传承地质人“三光荣”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努力做青年技能人才的培育者、工匠精神的实践者。在教学工作中,我将与全院教师一道,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既胸怀理想,又脚踏实地。我们立志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着力造就高素质文旅技术技能人才,为安徽文旅产业升级和地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才力量。
学生党员 陈旭: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对专业的时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其打造为幸福产业、支柱产业,这为我们青年学子指明了奋斗方向。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我将把全会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主动参与乡村旅游等调研实践,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路径。同时,带动同学践行“文旅为民”理念,在旅游服务中提升游客体验,努力成长为既能传播中华文化、又能赋能产业升级的新时代文旅人,为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青春力量。
学生党员 范文博: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等部署让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我备受启发,更明晰了专业价值与使命。作为学生党员,我将把全会精神融入专业实践:学习中深耕智慧酒店运营、绿色服务管理等课程,聚焦“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锤炼技能;实习时主动践行精细化服务,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转化为贴心服务行动。同时带动同学组建“服务创新小组”,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服务升级的路径,以青春实干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注入力量,践行青年党员的担当。
学生党员 李如梦: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刻体会到了新时代发展所迸发出的澎湃动力。在“十四五”即将收官之际,我国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斐然。于我而言,这不仅是国家的辉煌成就,更是个人成长的指引灯塔。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我努力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创新思路解决问题。展望“十五五”,我将持续紧跟步伐,不断提升自我,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