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雕刻,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徽派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它以木雕、石雕、砖雕为核心技艺,历经数百年传承,在徽州大地上深深镌刻下独特的文化印记。为引导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厚植文化传承情怀,10月18日,我院组织学生前往安徽省图书馆聆听新安百姓讲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雕刻》

本次讲堂特邀洪建华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他深耕徽州雕刻领域数十年,是非遗传承一线的资深从业者,不仅技艺精湛,更对徽州雕刻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研究。洪老师首先从徽州雕刻的起源与发展切入,结合徽州地区的地理环境与人文背景,生动讲述了这项技艺自明清时期兴盛至今的发展历程。随后,他聚焦徽州雕刻这一传统工艺核心,通过PPT图片展示细致拆解工具使用、刀法技巧与纹样设计,从古民居梁枋上的精美雕刻纹饰,到古牌坊上的细腻雕刻构图,再到石桥栏板上承载文化内涵的雕刻寓意,展开了一场全面且深入的解读,让徽州雕刻的工艺细节与文化价值清晰呈现。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在深入了解徽州雕刻、真切感受其独特魅力的过程中,大家心底的文化情怀愈发浓厚。未来,同学们也将带着这份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持续探索传统技艺,用实际行动为非遗传承贡献青春力量。(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团总支: 王玉 宋晨昕 审核:谌莲莲 邱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