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委宣传部:方海林 审核:佘东)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学院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导向,抓住人才培养关键点,聚焦产教融合新举措,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校企合作往实里走,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党委书记许卫(左三),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仁金(左二),党委委员、合肥工业技术学校校长洪玉明(左四)与朱绮浩洋(右一)同学交谈
“在厂里上课、训练觉得怎么样?”“有点辛苦,但可以坚持,师傅和同学们都在一起工作,感觉挺好的。”6月15日上午,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许卫,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仁金,党委委员、合肥工业技术学校校长洪玉明走进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看望正在这里进行实操训练的同学们,并与朱绮浩洋同学亲切交谈。朱绮浩洋是合肥工业技术学院高新校区新能源一班的学生,该班学生平时就在长安汽车厂区里上课、实训,吃住行都和长安公司的工人处在同一个时空里。
座谈交流现场
“这次调研的目的就是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厂中校’校企融合创新模式。合作必须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问题,瞄准合肥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优质资源,培养全面发展、职业成长空间更为广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传统汽车行业发展及其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校企座谈会上,许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对拓展“厂中校”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往实里走充满信心。
刘仁金指出,“厂中校”合作模式从办学理念创新、合作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探索实践,从师资教学、生产实训、文化育人等方面突破学校单一主体育人瓶颈,未来,校企双方应从教学资源开发、企业技术转化、实训基地共建、校企文化融合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理念,落实育人举措,共同培育素质全面、技术过硬、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技能型之才。
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徐耀对“厂中校”办学模式给予肯定和赞赏,“这种合作模式真正解决了企业的痛点,‘厂中校’模式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认同度、归属感等方面明显优于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培养的学生,企业自己的员工、技师直接参与教学和实训,需要什么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合作。”关于下一步合作,他希望校企共同加大投入,建设衔接性实训基地,选拔学生参与企业技能大赛,进一步开拓行业视野,接触产业前沿技术。
围绕人才培养共同目标,校企双方从课程、专业、实训、技能鉴定等方面深入交流研讨,并在优化招生机制、开发课程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合作参加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大赛以及高职学生参与“厂中校”合作培养等方面达成阶段性共识。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史召峰、计算机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朱晓彦分别从从专业岗位链接、职工学历提升、技术前端服务等方面提出合作思路。
聚焦产业前沿,引领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汇聚了科大讯飞、科大国创、华米科技等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智能语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高端产业集群,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支点和合肥建设“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主要载体。
在兰智数加调研
在科大讯飞调研
为聚焦行业前沿技术,跟踪产业发展动态,6月15日下午,刘仁金带领计算机与艺术学院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赴兰智数加、科大讯飞、科大国创、华米科技、中科星图等高科技企业,参观企业展厅,了解大数据、智能语音、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地球等高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
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体验馆,刘仁金和相关调研人员跟随讲解员的解说,领略了科大讯飞语音识别、交互技术在教育、医疗、交通、驾驶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其在家庭、办公、养老等场景下的广泛应用,直观感受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
在科大国创调研
在华米科技调研
在中科星图调研
在科大国创、华米科技、中科星图等公司,调研人员充分了解了信息技术在智慧云平台、数字经济业务、大健康、精密制造及芯片传感器以及智慧农业、生态环保、应急减灾等行业领域的成熟应用和业务布局,深刻体会企业的创新思维与方法。
一天的走访交流后,刘仁金深有感触,他表示,学院建有安徽省深地钻探工程研究中心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安徽地质数据与应用中心两个创新平台,形成了一定的行业优势,但与产业发展前沿相比,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还存在较明显的“脱节”现象。学院高质量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必须瞄准“高”“新”“尖”企业,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专业群建设,通过课程合作开发、教学资源挖掘,技能大赛联办等方式,集中精力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紧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构筑产教协同育人新生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