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胡海云 一审:张兴福,二审:李学锋)在大数据与AI迅猛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财经类职业人才培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步形成了“1234”党建工作法,即围绕党建引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1”个中心,加强线上与线下“2”个党建阵地建设,与企业行业、村(社区)、学生支部开展“3”维共建,搭建理论学习、师生互动、结对帮扶、德育讲堂“4”个平台,积极探索专业转型建设新模式,将党建与教学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施党建引领“1+6”育人工程(即党建引领师资队伍、专业资源、课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大赛、科研教改等六个方面的建设),创建“以赛促教练匠心”党建特色做法,示范带动其他教研室党支部,全力推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高质量发展,为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数智财经服务人才贡献力量。

培根铸魂实现教书育人统一
基层党建不仅是思想引领的明灯,更是推动专业持续发展、助力学生全面成长的强大动力。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学习党的理论与方针政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党的先进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教师们立足课堂主阵地,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以知识传授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两年先后被认定为省委教育工委“四星级”党支部,成功申报省级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计划。

精研覃思强化教研科研能力
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党支部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学术发展、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教师党员学习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导教研团队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取向,明确学术研究的政治底线和伦理准则,确保教研科研“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通过思想引导、资源对接、关怀服务,助力教师成长,组织教师党员参与企业实践,将产业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提升研究的实用性。近两年来,党支部教师发表三类以上论文20余篇,参与发明专利1项,获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和软著10余项,立项省厅及各类教科研项目达30余项。党支部还引导教师党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社会服务能力,实现“教研相长、研用结合”,体现党建促发展的实效。
匠心传承培育大国工匠精神
党支部始终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育人始终,将包含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奉献精神等丰富内涵的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各个环节,通过创建“以赛促教练匠心”党建特色做法,将精益求精、专注执着、尽职尽责、追求创新的优秀品质传递给学生。支部邀请行业技术能手、企业优秀员工为师生做专题讲座,讲述他们的成长经历和职业梦想,将“炼匠心、做工匠”的信念种到师生们的心中,并激励师生们在教学、竞赛等实践中不断锤炼宝贵的“匠心”。近两年,该专业学生在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支部党员教师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1项,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银奖各1项;1名教师荣获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他们用行动扎扎实实地坚守着那份“工匠”初心。


![KAG`IH0R{EHT]AA5BN%B(UH](/__local/8/66/21/DB907DA234B4B0BAD42517145A2_732C973B_9411.png)

党建共建校企协同培育人才
党支部以党建为“龙头”,通过校地、校企党建共建,与中保集团、用友政务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并通过党建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结合时代对会计人才的新需求,增加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在会计领域应用的前沿内容,借助企业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在专业教学方面,党员教师主动探索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模拟企业运营、市场调研、财务分析等工作环节,让学生切身体验财务工作流程,有效提升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同时,邀请企业专家进校举办讲座、开展实践指导,使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与企业实际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展实践教学项目,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锻炼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从党建合作到教学育人合作,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获得实质性提升,2023年,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获批省级教学创新团队,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该专业毕业生近年来就业率高达98%。




展望未来,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党支部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深化党建与专业建设的融合,持续创新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为培养更多适应大数据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而努力奋斗,为推动会计教育事业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